DB4203∕T 153-2019 水稻-油菜轮作稻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防控基本技术规则(十堰市)
ID: |
25AD3FCE0C48432BB311733F8435DED7 |
文件大小(MB): |
0.22 |
页数: |
7 |
文件格式: |
|
日期: |
2024/9/3 |
购买: |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ICS 13.020.40,Z05 DB4203,湖北省十堰市地方标准,DB 4203/T 153—2019,水稻-油菜轮作稻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 防控基本技术规则,2019 - 11 - 30发布,2019 – 12 - 01实施,十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,DB4203/T 153—2019,I,前 言,本标准按照GB/T 1.1-2009的规定编写,本标准由华中农业大学和十堰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站共同提出,本标准由十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,本标准起草单位:十堰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站、华中农业大学,本标准起草人:胡荣桂、李 涛、杨特武、赵劲松、伍玉鹏、戢正华、刘广龙、林杉、姜炎彬、王砚、闫仁凯、周崇璇,本标准实施应用中的疑问,可咨询十堰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站,联系电话0719-8111838,邮箱362459872@QQ.com;对本标准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十堰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站,联系电话0719-8111838,邮箱362459872@QQ.com,DB4203/T 153—2019,1,水稻-油菜轮作稻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 防控基本技术规则,1 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防控水稻-油菜轮作模式下稻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风险的主要技术措施,对该生产模式下稻田的田埂及排水口、留茬及秸秆利用、耕作方式、播栽时间、肥料用量和用法、水分管理等的要求和操作方法提出了相应的规定,本标准适用于十堰地区稻田油菜-水稻轮作田地表径流面源污染防控,2 规范性引用文件,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,GB/T 15063 复合肥料,GB/T 18877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,GB/T 23348 缓释肥料,NY/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,NY/T 525 有机肥料,NY 884 生物有机肥,DB42/T 1171.1 秸秆还田机械化 第1部分:水稻秸秆作业技术规范,DB42/T 1171.3 秸秆还田机械化 第3部分:油菜秸秆作业技术规范,3 术语和定义,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,3.1,农田地表径流,因降水、灌水或冰雪融水在地表形成的表面流动水,或农田排水,3.2,农田面源污染,借助降水、灌水或冰雪融水使农田土壤表面或土体中的氮、磷等营养物质向地表水或地下水迁移的过程,注:农田面源污染是地表水富营养化和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原因之一,4 田埂及排水口,4.1 田埂,DB4203/T 153—2019,2,田埂应高于田面25 cm,宽度不小于20 cm。除了方便人和机械田间操作外,要确保不漏水,不漏肥,不易垮塌,可以经常蓄水,4.2 排水口,排水口应开关方便、高度可控,可以是预制件或简易排水口,排水口既要保证田间可蓄水,可使水面高于田面10 cm以上,又要便于排出田间积水。排水口应在上茬作物收获后及时关闭,在整个水稻生长期,除了灌水、晒田、后期收获以及遇到洪涝灾害外,排水口都应处于关闭状态,5 留茬及秸秆利用,5.1 留茬,前茬作物收获后,留茬在10 cm以上,5.2 秸秆利用,5.2.1 在作物收获时,要将秸秆粉碎,粉碎后的秸秆要均匀地抛撒在田面,5.2.2 前茬作物秸秆在收获及后期还田过程中力求全部放于田间,严禁随意丢弃于田头、沟边,严禁焚烧,5.2.3 前茬作物收获后,及时关闭田埂排水口,并尽快开展还田作业,还田时应做到全量还田,5.2.4 水稻和油菜秸秆的还田应符合DB42/T 1171.1、DB42/T 1171.3的要求,5.2.5 对于病虫害爆发区的作物秸秆不能直接还田,需经过堆沤、高温发酵或其他方式处理后还田,5.2.6 不能用于直接还田的油菜秸秆,可采用其他方式综合利用,6 耕作方式,6.1 直播水稻,直播水稻要求采用先浅水旋耕再灌水泡田后播种的耕作方式。具体过程为:前茬作物收获后,田间先不灌水泡田,待施底肥后浅水旋耕2次,再灌水泡田,灌溉泡田水力求做到耕层湿润但田面无积水,泡田15 d后直播水稻,6.2 人工移栽水稻,人工移栽水稻优先采用先浅水旋耕再灌水泡田后栽秧的耕作方式,也可以采用先灌水泡田后旋耕再栽秧的方式,先耕后灌水的具体过程为:前茬收获后,先不灌水泡田,待施底肥后浅水旋耕2次,再灌水泡田15 d,灌溉泡田水至田面积水层达2 cm~3 cm,然后插秧,先灌水后耕的具体过程为:前茬作物收获后,先灌水泡田15天,前期田面积水层达6 cm~7 cm,后期田面积水层达2 cm~3 cm,然后旋耕2次,旋耕结束后直接插秧,严禁排放泡田水,6.3 人工抛秧水稻,DB4203/T 153—2019,3,人工抛秧水稻要求采用先浅水旋耕后灌水泡田再抛秧的耕作方式。具体过程为:前茬作物收获后,先不灌水泡田,待施底肥后浅水旋耕2次再灌水泡田,灌溉泡田水时,力求做到耕层湿润但田面无积水,泡田后抛秧,6.4 机插秧水稻,机插秧水稻要求采用先灌水泡田后旋耕再机插秧的耕作方式。具体过程为:在水稻插秧前15 d,先灌水泡田至田面积水层达7 cm~8 cm,然后旋耕2次,旋耕时严禁将泡田水溢出,旋耕后晾田,待田面积水层为1 cm~2 cm后插秧,6.5 移栽油菜,人工移栽油菜要求前茬作物水稻收获前晒田,收获后宜采用先旋耕或翻耕、整田,再开沟,然后移栽的方式。沟深20 cm~25 cm,沟宽25 cm~30 cm,厢宽150 cm~200 cm,沟沟相通,排灌顺畅。移栽行距25 cm,株距15 cm,6.6 直播油菜,直播油菜要求前茬作物水稻收获前排水,收获后浅耕10 cm~15 c……
……